中新社北京8月7日电
记者7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获悉,当地时间8月6日10时许(北京时间8月7日4时),中国大洋50航次科考队在东太平洋海山区成功布放一套全水柱长时间序列锚系潜标。该锚系潜标在海底工作期间,将重点开展海山立体、长期环境观测,获取海山多学科数据。
我国在东太平洋海山布“眼线”
我国在东太平洋海山布“眼线” |
深海潜标是一种自海底至海面的锚系观测系统,海底处由重力锚固定,海底至海面由缆绳贯穿。此次布放的锚系潜标长约2500米,缆绳上悬挂了海流计、浊度计、浮游植物采样器、时间序列采水器、释放器及浮球等设备,计划在海底工作1年以上。
本报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当地时间8月6日,中国大洋50航次科考队在东太平洋海山区成功布放一套全水柱长时间序列锚系潜标,试图揭示深海环境的“冰山一角”。
本报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当地时间8月6日,中国大洋50航次科考队在东太平洋海山区成功布放一套全水柱长时间序列锚系潜标,试图揭示深海环境的“冰山一角”。
8时15分,锚系潜标布放工作正式展开,长长的吊臂伸展出去,锚系潜标第一个主浮球被缓缓吊起。
深海潜标是一种自海底至海面的锚系观测系统,海底处由重力锚固定,海底至海面由缆绳贯穿。此次布放的锚系潜标长约2500米,缆绳上悬挂了海流计、浊度计、浮游植物采样器、时间序列采水器、释放器及浮球等设备,计划在海底工作1年以上,将重点开展海山立体、长期环境观测,获取海山多学科数据。
深海潜标是一种自海底至海面的锚系观测系统,海底处由重力锚固定,海底至海面由缆绳贯穿。此次布放的锚系潜标长约2500米,缆绳上悬挂了海流计、浊度计、浮游植物采样器、时间序列采水器、释放器及浮球等设备,计划在海底工作1年以上,将重点开展海山立体、长期环境观测,获取海山多学科数据。